改写后的文章配资论坛交流
作者:爱军
教导团一行到达广州后,暂时安置在距离黄花岗大约五里路的四标营地。这个教导团的所有成员都来自中央军事政治学院(即黄埔军校的武汉分校),北伐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张发奎在参谋长叶剑英的建议下,决定将他们改编为军官教导团,随部队南下。然而,当部队抵达九江时,教导团中的许多成员,包括陈毅、许光达等,不幸因不满现状而离队,加入了“八一”南昌起义的行列。张发奎担心教导团的成员会集体“哗变”,于是下令全体缴械并将他们带到了广州。
此后,教导团里陆续加入了一些新成员,其中有进步的,也有顽固的。胖大姐陈桂珠也成了新加入的成员。她的丈夫赵柔坚,曾是朱道南等人的支部书记,早在长沙的马日事变中便已英勇牺牲。部队随即进行了调整,朱道南被编入第7连第2排,年长的他深受学员们尊敬,大家亲切地称他为“老道哥”。
展开剩余83%刚到广州不久,教导团便开始听到关于南昌起义失败的消息。一天中午,当大家正在讨论张发奎和桂系军阀日渐激烈的冲突时,突然操场上传来了集合的号角声。原来是张发奎给大家发枪了,所有人都兴奋地领到武器,仿佛得到了珍贵的宝贝。
班上的党团员和进步的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局势。有的建议立即与敌人决一死战,将他们彻底打败后,再去东江会合彭湃;也有些人认为应先观察张发奎与桂系军阀的战争,待两败俱伤后再图渔翁得利;而大多数人主张支持张发奎与桂系军阀作战,毕竟桂系杀害了萧处女等许多革命者,而且他们也打垮了南昌起义的部队。经过激烈讨论,大家一致决定,遵从组织的安排,听从叶剑英团长的指示,确保万无一失。
果然,几天后,张发奎与桂系军阀展开了大规模的冲突。张发奎以保护党的名义突然对桂系发起了攻击。第二天清晨,教导团顺利解决了黄绍竑的司令部。接下来的几场战斗将桂系军队一直击退至广西。
但战斗仍在继续,张发奎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,而广州仅剩下教导团和500多人的警卫团,以及一些未经实战检验的小规模部队,教导团便成了广州的唯一主力。
与此同时,广州的地下组织活动变得愈发活跃。白天街头看似风平浪静,但一到晚上,各种活动便悄然展开。每天清晨,街头总会出现一些新的宣传标语。教导团内部的矛盾也在加剧,尤其是在晚上,警察们已经不敢独自行动,暗探和工贼经常遭到致命打击。
形势逐渐紧张,教导团女生队的成员们开始被派到工厂中做工作,陈桂珠也加入其中。不知为何,同学们开始交换起了家里的通讯地址。老道哥稳重善良,很快收到了三五十份通讯录。
一天,老道哥在了解女生队情况时,一位名叫刘辉的小妮子拉住了他,递给他一张折叠的纸条,眼睛里满是期望:“老道哥,这是我家里的通讯处,顺便告诉家里我一切安好,千万别忘了!”
老道哥打开纸条,看到上面除了通讯地址外,还写着几行钢笔字,刘辉的字迹坚定而清晰。她写道:“亲爱的爸爸妈妈,请你们不要悲伤。当革命开出鲜艳的花朵后,你们可以骄傲地说,我的小辉也用鲜血灌溉了这株鲜花。”那时刘辉才17岁,和朱道南、公今寿等人是山东同乡。去年,她坚持与他们一起去武汉报考军校。尽管她瘦小的身躯让党代表起初不同意,但她毅然剃光了头发,表现出坚定决心,最终成功入学。她的勇气和坚韧使得所有人都深受感动,大家亲切称她为“小妮子”。
老道哥看到这些字,心中一阵酸楚,没想到这个坚强的女孩,也准备为革命献身。
终于,火山爆发了,风暴席卷腐朽的旧世界。1927年12月11日的深夜,广州起义如火如荼地展开。
教导团的队伍整齐地站在食堂里,3000多名战士脖间系着红布,神采奕奕。讲台上,张太雷、叶挺、恽代英等领导人依次发言。张太雷,年约30,英俊挺拔,早在武汉时便传遍了他英勇机智的斗争事迹。除了校长恽代英外,最让同学们熟悉的便是叶挺。大家听说叶挺曾在南昌起义失败后,带领队伍在潮汕一带被击败,大家对他的安危都十分担忧。
各位领导简短发言后,指挥员快速布置了战斗任务。第7连的任务是攻占13军的留守处。深夜两点钟,远处传来三响信号弹,冲锋号随即响起。朱道南和战友们迅速冲进敌人阵地,迅猛的冲锋让敌人措手不及,连裤子都没穿就成了俘虏。
起义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,工人们也纷纷走上街头,加入战斗。随着教导团不断推进,广州的街道充斥着枪声和冲锋号的回响。
然而,敌人依旧顽强抵抗,直到12月13日,敌军集中兵力进攻观音山,企图从这里夺回广州。幸运的是,教导团在此迎击了敌人的先头部队,经过一番激烈战斗,成功守住了阵地。
正当敌人组织大规模进攻时,教导团的指挥员命令发起反击。公今寿在战斗中英勇奋战,甚至不顾自己身受重伤,抱起迫击炮继续射击。敌人终于被击退,但代价惨重,许多战友在这场战斗中牺牲。
傍晚,战斗已经趋于平静,但教导团仍在努力应对着来自敌人的压迫,誓言不屈不挠,死守阵地。可是,随着敌人的加强攻势,起义逐渐走向失败的结局。
在一次短暂的休整中,朱道南得知起义的失败已经无法避免,而叶挺、代英等同志的生死不明,整个战局岌岌可危。站在废墟上,朱道南终于在极度的疲惫和失望中崩溃,他泪如雨下,无力地蹲坐在地。
一场充满英雄气概与牺牲的广州起义,至此结束,但它也深刻影响了革命的历史进程,成为永载史册的壮烈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佳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